《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1 人际关系的构成
表1.1 巴塞洛缪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
不再简单地把人们分为安全、痴迷、恐惧或疏离四种类型,而是给出人们在忧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图1.5 依恋的双维度图
表1.3 伴侣怎么看我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程度差异: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
首先,亲密的伴侣彼此间有着广泛而私密的了解。他们熟知彼此的经历、爱好、情感和心愿,而且一般不会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人。亲密的伴侣关心对方,彼此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伴侣了解、理解并欣赏自己,其亲密程度就会增加
亲密伴侣的生活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
亲密伴侣的相互依赖性是指他们彼此需要的程度和影响对方的程度,这种相互依赖是频繁的(经常影响彼此)、强烈的(彼此都有显著的影响)、多样的(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彼此)和持久的(彼此影响的时间很长)
使得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另一个特点是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
最后,亲密伴侣通常会承诺他们的亲密关系,希望他们的关系能持续到地老天荒,并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一般而言,最令人满意和最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应当包括亲密关系的所有六个特征(Fletcher et al.,2000a)。但亲密关系如果只有部分特征,亲密程度就会减弱
我们需要记住人际关系最简单、最基本的特点是:种类多样,规格不齐。这种多样性使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也使人际关系魅力无穷。
个体需要的亲密关系无需太多,几个便可。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因而人际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归属需要也和我们伴侣是谁并无太大的关系,只要他们能给予我们持续的关爱和包容,我们的归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因而,即使一段重要的亲密关系终结,我们也往往能找到替代伴侣(尽管新人和旧人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能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
如果我们的生命缺乏亲密感情,我们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患上身心疾病
文化标准是人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石(Acitelli et al.,2011),它影响着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限定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
首先,同居情侣彼此的承诺一般不如已婚夫妻,毕竟同居情侣还有选择的机会(Wiik et al.,2009)。所以同居情侣比已婚夫妻经常面临更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Hsueh et al.,2009)。他们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冲突(Stanley et al.,2010)、嫉妒(Gatzeva & Paik,2011)、出轨(Thornton et al.,2007)和身体攻击(Rhoades et al.,2009a),所以同居与婚姻相比,往往充满变数,前景难料。故而,人们同居的时间越长,对婚姻的热情越低,越容易离婚
情侣如果已经订婚,准备结婚,这些有害的同居效应相对轻微,但即使伴侣已经订婚,未婚同居也有一定的危害性(Jose et al.,2003)。故而,尽管同居很流行,人们普遍把同居当成“试婚”,但这是越来越少的人结婚,越来越少的婚姻能持续(与1960年代相比)的原因之一
社会工业化程度越高、越富足,就越能接纳单身、包容离婚和支持晚婚(South et al.,2001),而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提高了。教育和财政资源的充裕,足以让人们变得更为独立,与过去相比,女性尤其更可能不结婚(Dooley,2010)。而最近全球经济的衰退也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更多的情侣为节省金钱生活在一起,同居人数明显增加(Yen,2010c),但结婚率在赤贫人群中却在下降,没有稳定的收入人们并不愿意结婚(Yen,2010b)。
近年来,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个人主义(支持自我表现,重视个人成就)也变得愈发突出(Twenge & Campbell,2010)。(比如,美国人现在更可能给自己的孩子取不常见的名字以引人注目[Twenge et al.,2010]。)可以想见,这种对自我实现的重视会让我们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取比上一辈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快乐和享受,更少的麻烦和付出
东方文化更倡导集体主义的自我感,人们与家庭和社会团体的联系更为紧密。集体文化国家(如日本)的离婚率比美国低得多(Cherlin,2009)。
安全型的人在与他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会苛刻对待自己;因而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相形之下,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充满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痴迷型的人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疏离型的人并不担心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至于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见图1.5)
依恋类型看似是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应大部分是从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中习得的。我们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的癖好和观点,部分来自于与以前伴侣的交往经历,这是人际关系适应行为最好的例证。
依恋类型受到个体与生俱来的特质影响,基因塑造了我们的依恋类型(Picardi et al.,2011)。
然而,我们的经验在塑造之后的依恋关系上甚至起着更大的作用
然而,我们并不会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Zhang,2009)。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就可能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
在两年之内,足有三分之一的依恋类型可以发生实质性变化
尽管依恋能改变,但它们一旦确立后,既稳定又持久,并影响人们新建立的人际关系,加强已有的行为倾向
如果没有大起大落的新经历,人们的依恋类型可以持续数十年
所以,我们对紧密关系性质和价值的总看法,看来是由我们体验到的亲密关系的经验所决定的。我们幼时对人际交往价值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照料者的交往,由于运气的好坏,我们就此走向了信任或恐惧的亲密关系之路。这段历程永远不会停止,同行者随后给予的阻碍或帮助会改变我们亲密关系的方向和进程。视乎人际交往经验的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既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也可永久保持稳定
要阐明个体差异如何影响亲密伴侣的行为。我们将重点考察四种不同类型个体差异:性别差异、性认同差异、人格差异和自尊差异
由于两性之间的共性如此之多,所以在人际关系科学研究的许多维度和方面,其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
亲密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般重要和有影响
个体差异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更重要的力量。无论男女,人们在很多方面彼此各异(例如依恋类型),这些差异一般都比性别差异更能影响人际关系。
在双性化、跨类型和未分化各类型内的男女比例大体相当,所以就性别差异而言,把两性视为具有不同特质的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既简单化又不准确(Bem,1993)。
剽悍大丈夫和温柔小女人因为在处事风格和才干能力上差别很大,他们往往并不如那些不太传统、不太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夫妇幸福快乐
表达性低的人(不怎么热情、温柔、敏感)不太容易表现出热情和温柔;也不怎么充满深情
因此,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对男人是一种伤害,剥夺了他们本可成为更好丈夫的技能。
低工具性的人(缺乏自信和个人魄力的人)往往不如那些高工具性的人(任务导向的技能高的人)自尊程度高和适应能力强
人格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远大于人际关系影响人格的程度(Asendorpf & Wilpers,1998)。例如,人们是否会结婚,似乎有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
人际关系对我们即将考察的最后一个个体差异的影响可能更大,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评价
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selfesteem)。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持正面评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自尊水平就低
如果他人喜欢我们,我们就喜欢自己;如果他人积极地对待我们并看重与我们的关系,自尊水平就高。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别人的关注——如果别人似乎并不在意我们是否会介入他们的生活——自尊水平就低。根据社会测量理论,自尊就是以这种方式运作的,因为自尊是满足我们归属需要演化而来的机制
自尊就成为心理测量器,提醒个体警惕他人拒绝接纳自己,他人的厌恶和冷漠会逐渐使个体讨厌自己
我们从他人那里感受到的尊重明显地影响到随后的自我评价
进一步的证据是,我们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如果他人不喜欢我们,我们要喜欢自己非常困难(的确,这样做很不现实)。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接纳和欣赏,长期处在低自尊的人就会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
一系列令人信服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有时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以致损害亲密关系
低自尊者“即使处在亲密关系之中也往往(毫无根据地)认为伴侣对自己的感情非常不可靠”
当亲密关系出现挫折时,自我评价高的人却能拉近和伴侣的距离,努力修复亲密关系,低自尊的人则防御性地把自己隔离起来,生闷气,乱搞一通(Murray,Bellavia et al.,2003),还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高自尊的人因为对伴侣给自己的爱恋和关心充满信心,即使亲密关系出现困难也能和伴侣拉近距离。相反,低自尊的人则持续地怀疑伴侣对自己的关心和信赖,所以一旦关系变糟就从伴侣身边离去,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我们都需要在与他人的联系和自我保护间保持平衡,但低自尊的人总把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置于亲密关系之上。
可以这样说,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自于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后续发展
人际关系常常大于它各部分相加的总和。人际关系由每一个参与者的经历和才能组合而成(Robins et al.,2000),这些总和也许比构成它们的个体简单相加要大得多
互动的结果或许令人沮丧,或许令人满意。但这种可能的互动结果总是让人着迷,这就是人际关系的构成。
2 吸引力
根据伯纳德·默斯坦(Bernard Murstein)的刺激—价值观—角色(stimulus-value-role)理论(Murstein,1987),我们会从伴侣那里获得三种不同的信息,它们会影响亲密关系的发展。当伴侣第一次相遇,彼此的吸引力主要建立在“刺激”信息基础上,包括年龄、性别、长相等明显的外部特征。随后就进入“价值观”阶段,吸引力取决于彼此态度和信念的相像程度,人们开始了解彼此是否喜欢同样的比萨、电影和度假方式(见图3.8)。再往后,“角色”的相容性才变得更重要,此时伴侣们最终发现他们在养育方式、事业、居家等基本的生活要务上是否一致。问题是伴侣们对彼此的政治观点、娱乐格调可以十分满意,但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对于定居在什么地方、是否生养子女、生养几个存在根本的分歧。有时候重大的差异只有在婚后才凸现出来;尽管存在这些差异,夫妻仍可能生活在一起,但这并不是因为相异而相吸。
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都期望伴侣有以下的特点: ●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但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友善、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们常常被那些能为将来的后代提供生存优势的人所吸引,即使他们根本还没想过养育孩子的问题
当人们面对面地交往时(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都更接近),这样的人际关系奖赏价值更高
多数情况下,友谊和爱情都源自与身边人的交往。
空间上的临近和人际吸引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一米左右的距离就会造成很大的差别
住处较近的人比房间相隔较远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
显然,即使很小的距离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常常认识不足。一旦我们确定了居住、工作或上学的准确地点,我们大体上也就决定了哪些人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文字或声音中表达出的爱意远不如脸颊上真实的一吻那样打动人。因而,分居两地的亲密关系一般不如朝夕相伴的亲密关系令人满意
重复地接触他人(甚至只要看到他人照片)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喜欢程度,而不会导致厌烦,此即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1] (Zajonc,2001)。即使我们从来没有与陌生人说过话,我们仍倾向于喜欢见过很多次的面孔,而非不熟悉的面孔
熟识能增加吸引力,但过度接触则未必
当然,俊美之人给陌生人的总体印象毫无疑问好过长相一般的人,这一点在世界各国应该都是一样的
在职场中,貌美之人比一般长相的人工资更高、晋升更快。平均而言,与中等相貌之人相比,貌美的雇员多赚5%,而丑陋的家伙少挣9%
不过,并不见得总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世界各地的人对于美丑的判断标准还是有相当的一致性
外貌吸引力或许是影响男女之间最初喜欢彼此的最重要因素
长相平庸的男人与英俊潇洒的男人相比,与女性任何形式的交往都更少。准此而论,长相吸引力对男人社交活动的影响要甚于女人
长相的吸引力甚至还能解释影响人们一生适应能力和幸福生活变量的10%
在可以选择的恋爱对象很多时,长相吸引力可能更为重要。由于有选择余地,人们理所当然会更偏爱有吸引力的对象。然而,在挑选机会不多的地方,长相则不太重要
人们或许都想找到俊美的伴侣,但最终结果通常是与自己容貌相当的人配成对(Hitsch et al.,2010)。已确定爱情关系的伴侣,他们的长相吸引力往往是类似的;即他们的容貌是相匹配的。这种现象称为匹配
这表明,即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侣长相俊美,但只有那些容貌也俊美的人才能得偿所愿。长相确实俊美的人并不愿意和容貌平庸的家伙成为伴侣,同样我们普通人也不会愿意和长相“差于我们”的伴侣长相厮守
礼尚往来: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最吸引人的伴侣是长相还过得去,也很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人(之所以愿意接纳我们或许是因为他们也不太俊美)
高适配价值的人,有很多热烈的追求者,因此他们能够坚持自己对伴侣的高要求。他们的确能实现
于是她们可能重新调整自己的适配价值,并对他人接纳自己的可能性重新做出估计
急于要与遇见到的每个人都约会的人较之那些更有分辨力、更挑剔的人,配对成功的次数也更少;对每个人都说“yes”的人,人们回馈的“yes”却没几个
一味故作清高没有什么作用。真正有用的是选择性地故作清高——也就是说,除了你想吸引的人之外,任何人想要得到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不过,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喜欢那些欣赏我们的人也难
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遇上喜欢我们的人具有奖赏意义。如果能遇上和我们恰好相像的人,与我们有同样的背景、兴趣和品位,也令人感到愉悦快乐
伴侣间态度相同的程度和彼此的吸引力有着简单直接的关联:共同点越多,彼此越喜欢
注意曲线的走势,即使相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吸引力并不会下降,所以“共同点太多”并没有什么危险
因为这样的伴侣实际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进行了匹配,用长相换金钱,反之亦然。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优势,但在人际市场上都在寻找与自己身价整体相当的伴侣。人们往往和有着类似适配价值的人结合(Brase & Guy,2004),虽然他们彼此能给予对方的特定奖赏或许存在很大的差异。
也许看上去不太浪漫,但名望、财富、健康、才能和长相等等都像商品一样,能用来吸引心仪的伴侣。如果我们把匹配视为广泛的过程,不仅涉及长相吸引力,而且包括各种其他长处和特质,那么很显然,人们总是会与旗鼓相当的人配成一对,同性相吸(相类似的人彼此吸引对方)就发生了
而且,女性对伴侣年龄的偏爱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女人终其一生都喜欢嫁给比自己略大几岁的男人
如果“相异”看起来相互吸引,也许人们是在用一种优势交换伴侣的另一种优势,以便得到伴侣类似的社会地位,所以正是他们类似的适配价值,而非任何外在的“相异”,使得他们彼此相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之间实际的相像在友谊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他们有了充分了解后,参与者显然喜欢那些真正与他们相像的人,尽管在一开始并不是这样
令人厌烦的特征并非隐而不显的秘密,只不过人们领悟不到自己的判断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
这种把伴侣构造成美满形象的倾向有利于维持亲密关系
知觉到的相像的确能把人们聚在一起,至少能维持一段时间,即使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旁观者眼里非常明显
相像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处在于,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有吸引力
最有吸引力的伴侣仍然是那些在很多方面和我们相像,但又拥有我们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理想特征的人(Figueredo et al.,2006)。这样的人根本不是与我们相左的“异性”。但是只要差距不是过大,或许我们更喜欢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理想式的人物,而不是与我们目前非常相像的人
差异可能随着时间而减少
而且,亲密关系还能使人发生改变(Ruvolo & Ruvolo,2000)。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双方在面临各种事件时体验到的态度和情绪反应会越来越相似
夫妻如果因其他原因待在一起,某些差异会逐渐消退。并且久而久之,新发现的相像有助于伴侣们聚在一起,即使他们最初共同点并不多
如果伴侣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上能和我们保持一致,将特别具有奖赏价值
因而,相异并不相吸,而且如果伴侣双方都不太看重这种差异的话,相异或许一点影响都没有
即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它能弥补我们的不足,因此具有吸引力。大多数互补行为其实是相似的:比如热情随和的人在得到热情幽默的回报时最为快乐。不过,互补性更确切的形式涉及伴侣双方的不同行为:支配与顺从(Markey et al.,2010)
感到最多爱意和最少冲突的伴侣是那些在热情上相似而支配欲上不同的伴侣(Markey & Markey,2007)。如果伴侣一方要在亲密关系起带头作用,当另一方愿意顺从时才最快乐
我们不应过分强调这种互补性
人们会更加喜欢性格相似的人,而非性格不同的人,即使支配欲很强的人也更喜欢有主见的家伙,而非长期服从的懦夫
但事实上我们的确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相像具有奖赏意义,而相异则没有。
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值得拥有的,但它们并非同等重要,其优先性取决于我们追求的是较随便、短期的露水恋情还是忠诚持久的浪漫爱情。
- Title: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 Author: Serendy
- Created at : 2024-03-16 15:26:14
- Updated at : 2024-06-02 15:11:03
- Link: https://mapleqian.github.io/2024/03/16/《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